“杜鹃花海”——长顺杜鹃湖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
“杜鹃花海”——长顺杜鹃湖建设项目
二、地理位置
杜鹃湖省级风景区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长顺县新寨乡境内,距县城18公里,距广顺镇20公里,西行56公里可达安顺,继而到龙宫、黄果树,北行75公里可达贵阳,到红枫湖约42公里,到天河潭40公里。
三、项目类型
核心旅游产品(旅游度假区)
四、占地规模
项目占地 1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1000亩。
五、项目级别建议
省重点。
在贵州中部旅游圈中,杜鹃湖风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而且是对贵州中部旅游圈的极大补充,与贵州中部旅游圈共同组成一个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而且以地理位置和交通布局来看,长顺位于贵州中部旅游圈的范围内,青岩古镇至白云山仅20公里,而且已通公路,杜鹃湖、白云山风景区是青岩古镇旅游的延伸,历史名山与古镇交相辉唤,成为贵阳近郊旅游的亮点。因此,杜鹃湖风景区的开发将共享贵州中部旅游圈的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长顺处于黔中经济圈,且位于贵州两大旅游中心城市(贵阳和安顺)之间,县城分别距贵阳87公里、距安顺74公里,杜鹃湖经白云山至青岩古镇45公里,景区内的广顺古镇距安顺、贵阳分别50公里。以清(镇)黄(果树)高速、210国道(贵阳至惠水)和长(顺)平(公路)为纽带,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使杜鹃湖很自然地与周边诸多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如黄果树、龙宫、天龙屯堡、惠水九龙寺、青岩古镇、花溪)组合成一系列的内容较为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历史性地创造了贵州西线旅游环线。
六、项目建设重要条件分析
(一)区位条件
杜鹃湖景区靠近长(顺)—平(坝)公路,通过长—平公路进入景区。北临清(镇)—黄(果树)高速公路60公里,南距长顺县城18公里,东面经长顺县城、惠水距贵阳市90余公里,经广顺、白云山、青岩到贵阳市近70公里,西达安顺70余公里。
(二)基础设施
1、路、水、电、通讯设施
路:沙子关至杜鹃湖景区5公里水泥硬化路连接“长广线”(长顺至广顺),景区内共修建游览步道10公里、车行道4.5公里及水上航道7公里。
水:独立的供水系统,大小水管网络达10余公里。
电:景区的自备电源有独立的500千伏安供电网和装机1000KW的水电站。
通讯:景区内设置有公用电话、安装了独立的交换机,移动、联通等手机在景区内也能无限制的通话,做到了通话无障碍。
2、旅游接待设施
景区内有宾馆一座,床位数140个,容纳30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和可容纳400人同时用餐的餐厅。
(三)资源条件
杜鹃湖为长顺县摆所河的源头,湖区基本属于原生态环境,无污染,湖水清澈透明,沿湖两岸分布有大量茂密的森林,常年野花绽放,野果飘香,鱼鸟成群。山地森林覆盖率90%以上,整个湖面分汊多,树木品种多,每年秋冬,成千上万只候鸟聚此越冬。保护区近45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鹃林,多数杜鹃树为百年老树,每年3-4月,杜鹃盛开,堪称黔地奇境,锦上添花。从资料上显示,如此分布有大面积原始杜鹃林的湖泊在贵州尚属绝无仅有,在国内亦不多见。杜鹃湖依托杜鹃花作为品牌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且其品牌效应逐步明显。
风景区游赏价值较高,每年3—5月,游人可到此观赏五彩缤纷的杜鹃花;5—7月,杨梅成熟后,游人可上山自行采摘,充分深入大自然之中;秋冬时节,沿湖两岸,秋色斑斓,成千上万只候鸟至此越冬,这在贵州是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杜鹃湖还是垂钓爱好者最理想的垂钓场所。
(四)市场条件
1、国内国际市场定位
⑴基础客源市场
杜鹃湖景区一级重点市场主要指近距离的周边城市居民旅游市场。主要考虑具体车程在四小时之内,结合考虑城市的消费能力,能够实现异地两日游即进行短程民俗体验、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的市场,具体为贵州省内市场,并以贵阳为主。
⑵潜在客源市场
潜在客源市场主要是以来筑旅游、度假的周边省份的游客。广西、广东和湖南、重庆、四川为主。主要考虑在筑度假期间来杜鹃湖景区旅游、观光的游客。
⑶机会客源市场
机会客源市场主要是考虑来贵州西线旅游的部分游客。主要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范围内其它省份市场及周边地区旅游线路上的部分分流市场。
2、市场细分
⑴民族文化旅游市场
民族文化以其神秘性和独特性,利用自身“异质性”的文化资源,面对游客寻找旅游独特性感受的背景,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民族文化旅游包含了民俗文化体验、文化休闲等丰富的旅游内容,未来将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还五显》和中院布依寨是杜鹃湖景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⑵青少年旅游市场
青少年市场规模大,同时青少年市场的开发可以联动开发其他游客市场,青少年市场是杜鹃湖景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客源市场。青少年喜玩好动,精力旺盛,对学习、科普、运动游乐型旅游项目或活动十分感兴趣。景区可为青少年提供科学教育、增长见识、陶冶自然情操、缓解心灵压力的良好环境。
⑶生态旅游市场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正在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市场潜力巨大。世界人士预测,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以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将是杜鹃湖景区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⑷家庭休闲市场
双休日的亲子旅游、探亲访友等,使家庭自驾游成为杜鹃湖景区的重要顾客群体。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双休日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方式非常普遍。家庭休闲市场在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⑸企事业单位奖励旅游市场
一些企事业单位,每年都有本单位职工外出疗养计划,并且奖励旅游市场已成为一种新兴旅游市场,杜鹃湖景区可将这个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市场。
(五)项目环境评价
景区内无污染工业,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氧吧,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空气质量达国标一级标准,噪声指标达到国标一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Ι类水体标准。
(六)政策条件
本项目享受长顺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需得到省里在审批、用地、招商各方面重点给予支持。
(七)开发或规划现状
1999年完成了《杜鹃湖风景区总体规划》,2006年底完成了《杜鹃湖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累计投入各种资金近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是水利资金及社会融资),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七、项目策划
(一)总体定位
把杜鹃湖景区开发建设成为贵州省内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集宗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成为省内居民生活的第二空间和寻找自然的精神家园;使杜鹃湖景区真正成为寻找自我的黔中休闲产品、度假产品、会议培训产品及贵州宗教旅游产品;成为构建贵州西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成为省内外、国内外游客发现贵州的新视野;成为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休闲乐园”。让旅游者永远有不远千里、不虚此行的感觉。
(二)功能规划
主入口游览区,贵州文化长廊游览区,和尚坡综合游览区, 杜鹃水苑综合服务区,空中狩猎区,布依风情度假村,小石山游览区。
(三)空间布局
杜鹃湖旅游区各点布局基本沿湖面分布,形似一条卧龙,潜伏在大山深处;杜鹃湖大瀑布为龙嘴,和尚坡(望云楼)为龙头,霞客亭为龙眼,七公里长的湖面为龙身,小石山但氏风水宝地为龙尾。就此布局,暗喻建文帝为“潜龙”,与白云山的“潜龙阁”相映衬。同时与当地民间百年传谣 “头在和尚坡,尾在大岩脚,谁能识得破,金银用马驮”偶合,以增加景区的神秘色彩。
(四)策划要点
(一)沙子关入口规划方案项目设置
沙子关是整个风景区的引导性入口,具有告知、引导、吸引游客及过往路人到杜鹃湖的作用,同时具有拍照留念的功能。
沙子关入口主要以围绕民间节庆活动为中心将沙子关建成开放式公益性园林广场。主要项目:
1、沙子关入口大门
就现有牌坊按明朝园林风格重新修缮,柱用浅色整体条石〈大理石〉装修,并上书楹联,上部悬挂“杜鹃湖”大匾额,将现有的红色硫璃瓦换为浅色硫璃瓦。
2、沙子关入口停车场(面积2500㎡)
在长平公路右侧,建入口停车场,兼职公益性简单园林广场 ,园林中设置部分石凳和小亭以示路人在此小憩。
3、沙子关民族风情园
将牌坊后300m处山上的灌木林改造成自然草场,作为公益性民族风情园,占地约40亩,供开展民间节庆活动用。
(二)沙子关至杜鹃湖公路改造
沙子关至杜鹃湖公路全长6公里,为通往新寨乡的公路。为保护景区环境,需对通乡公路进行改道,新建烂坝—大河3公里公路。同时对公路进行绿化,以建贵州绿色长廊为主题。
(三)景区大门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杜鹃湖景区设两个入口,即花山主入口和杜鹃水苑贵宾通道。
景区的大门是游历杜鹃湖的主要入口。根据功能需要,项目设置如下:
1、大门停车场
停车场依山就势而建,为带状不规则形状分布,铺石地面,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约300辆轿车。
2、半边街(购物一条街)
在停车场与大门之间建一条古香古色的古商铺街,面积350㎡。
3、景区大门—望天门
在花山脚下设景区大门,方案如下:
(1)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采取完全封闭道路交叉口,确保景区入口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
(2)建筑风格
选用明代园林景观建筑,砖混全仿古结构,建筑面积400㎡。含售票处、治安室各部分管理用房。
(3)门内停车场兼休息广场
面积3000㎡,旅游旺季作进出景区临时休息、候车用,旅游淡季可作过夜停车场使用,按园林风格进行建造。
4、干河关花山游览步道
铺石路面,宽2.0m,全长1500m。
(四)贵州文化长廊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停车场至码头公路为高大的砌石挡土墙,全长300余米,严重破坏旅游区自然风景,规划将挡土墙修饰成为景观文化长廊。主要以浓缩贵州历史文化,建贵州文化长廊。
1、神仙洞(长约15m)
停车场内壁高大挡土墙的转角处浓缩建造人文景观—广顺神仙洞古人类遗址。
2、贵州岩画大全(长约120m)
利用紧靠神仙洞的现有高大挡土墙改造成为仿石峭壁,布置贵州岩画群。岩画的制作以100%的比例,利用铁红粉复制到仿石峭壁上。
3、“夜郎自大”典故石刻(长约30m)
4、寻找消逝的文明(长约50m)
·广顺发现的金筑夜郎家祠图(壁画);
·广顺发现的夜合山金筑夜郎候四世祖金镛墓(模型);
·广顺发现的《金氏家谱》(壁画)。
5、贵州建省(壁画 长约20m)
6、“调北征南” 典故(壁画 长约20m)
以展示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的壁画。
7、屯堡文化(长约20m)
以展现典型屯堡文化为主的壁画。
8、“靖难之变” (长约30m)
·1402年,燕王朱棣攻进南京,建文帝及随从从熊熊烈火的南京城的地道出逃……(壁画);
·建文帝流落西南在白云山隐姓埋名出家修行(壁画)。
9、“天下大师”(长约15m)
树建文帝石雕像并配以文字说明。传说建文帝于晚年回京后不久病逝,永乐皇帝将他厚葬并立碑“天下大师墓”,“天下大师”是建文帝一生的终结,白云山为建文帝一生的终点,将“天下大师” 碑刻作为文化长廊的终点,引游人到望云楼、白云山进一步解读建文帝神秘的一生,填补明史的空白。
10、八艳赏花(占地约50㎡)
明朝八艳赏花群雕。
(五)和尚坡综合游览区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1、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在贵州文化长廊终点建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为景区的各种游乐活动提供服务,办理各种手续等。
建筑风格为明代园林建筑,高二层,底层为服务咨询收费大厅,兼购物、休息厅;二层为储藏室及部分值班人员休息室,并设部分室内康乐设施,总建筑面积700㎡。
2、杜鹃湖文化广场
主要作为举办传统的杜鹃花节使用,兼湖边停车场,面积2500㎡。
3、和尚坡水上活动中心
和尚坡水上活动中心分为两个片区:
第一片区:利用与陆上活动中心紧相连接的水域开辟水上活动中心,主要开展游泳、潜水、水上竟技、划船等活动,总面积约40亩。
·在紧靠陆上活动中心的岸边设游泳码头;
·改建现有的码头为手划船码头;
·建和尚坡码头,供游泳、划船的人员上岸休息。
同时利用游泳码头、手划船码头、和尚坡码头配套建成湖滨休闲地,设太阳伞、沙滩椅等供游泳者或游赏活动的路人临时使用并提供简餐饮品等服务。
第二片区:为湖区水面。
主要是利用杜鹃湖的水面开展划船、垂钓等活动,湖边设若干垂钓点,每个点建30㎡左右的垂钓平台—石板平台,配以柳树进行绿化。
4、湖边游览步道
沿湖边建铺石休闲游览步道,宽2.5米,全长15公里,共5条。
根据地形情况,分设若干小憩处。
(六)和尚坡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和尚坡是景区最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1、霞客亭
在和尚坡码头边建霞客亭,配以休闲场地,立碑刻,展示徐霞客游历贵州的线路,通过《徐霞客黔游日记》解读建文帝隐居白云山之谜。
2、望云楼
修复历史古楼—望云楼,作为景区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300。
3、上山石级
在霞客亭至望云楼之间建宽2米,长500米的上山石级,通往望云楼。
4、河东桥、河西桥
河东桥:和尚坡连接码头的桥梁,长40米,石拱桥。
河西桥:和尚坡连接杜鹃水苑的桥梁,长50米,浮桥。
5、风景区中心码头
①在河东桥边建景区中心码头,主要停泊机动船,规模为能容纳300人同时上船。
②码头售票房,建筑面积120㎡。
(七)黄鹂冲露宿营地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利用黄鹂冲的草地建成露宿营地,总面积2000㎡。露宿营地紧靠湖边,可随时钓鱼,周围的野果、野菜、野生菌等可供野外食用,同时可随时到水上活动中心开展各种活动,增加野营生活的乐趣。
1、为营地提供供排水设施;
2、种植绿色安全防护隔离带,全长450米;
3、通往营地铺石休闲游览旅游步道250米,宽1.5米。
(八)杜鹃水苑综合服务区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杜鹃水苑是景区的旅游接待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以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历经多年的建设,已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且位于湖区以外,对湖水不会造成直接污染。目前有客房80间,各种大小会议室5个,餐厅可同时容纳300人用餐。
杜鹃水苑的规划主要是进行环境配置,提炼文化主题,完善接待功能。
将现有的杜鹃苑改造成为以水为主题的杜鹃水苑,是景区重要的接待服务场所。
将杜鹃水苑营造成为江南水乡的特色,其规划思想主要是围绕建精品园林为主题,打造贵州第一苑,方案如下:
1、环境配置及活动主题
按休闲度假园林的标准,以大树杜鹃为主美化综合服务区的环境,配以奇石、盆景、名贵花木等,选择适当位置种植1-2棵古树名木,培育成杜鹃湖未来的文物古树、镇苑之宝。
以溪流、瀑布、荷塘、秋池、慧泉等变化多端的水的造形为主要内容,构筑园林美景、美物,以明代名人、名著来命名亭、台、楼、阁、榭等园林景观建筑;配以美人、美食、美乐,以酒文化、茶文化、美食文化、传统洗浴文化为活动主题,让人们真正体验到雅俗共赏的人间美味和天伦之乐。
2、总体布局
杜鹃水苑分为南苑、北苑两个片区,以现在的北楼为界,以上为南苑,以下为北苑。其中南苑主要是对南楼、餐厅进行改造,增设秋池、慧泉、休闲亭廊等;北苑主要是对北楼进行改造,增设荷塘及相关休闲景观建筑。项目总体设置如下:
南苑:
①、民族风情表演广场。
位于餐厅门前,为表演性活动场所,开展民族风情表演活动,石板地面,面积1200㎡。
②、乡村会所
将现在已建成的依山错落布局客房、餐厅等设施,总建筑建筑面积3500㎡,打造成功能完善的乡村会所。作为开展以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古乐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场所,兼备食宿功能。增建秋池、慧泉,景观瀑、亭等小品建筑。
北苑:
①、将现有北楼进行园林式建筑改造,并建杜鹃水苑的总服务台。总建筑面积800㎡。
②、将北楼门前现有的低层房屋改建成外廊式园林建筑,作室内休闲娱乐用房或客房,总建筑面积250㎡。
③、将现在的游泳池改成荷塘,周边配园林小品,荷塘作为杜鹃水苑重要的园林景观。
④、杜鹃水苑停车场
在荷塘边建杜鹃水苑停车场,面积2000㎡。
总体上杜鹃水苑的建筑风格力求高雅,文化品味力求高尚,活动内容力求落俗,做到古今结合、雅俗共赏。把杜鹃水苑建成融书画、品茶、古乐、美食及现代娱乐、康乐为一体的贵州名苑,与贵州名楼相呼应,把“登贵州名楼,品贵州名苑”作为杜鹃湖一大主题。
(九)空中狩猎园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利用湖中孤岛—松针岛建贵州独一无二的空中狩猎园。在入口处设“黔驴技穷”寓言故事石雕小品,岛上建狩猎区,利用密集的树林建林中天桥及树上旅馆,沿湖岸建环岛游览步道路,宽2.5米,铺石路面。
(十)慕尼岛布依风情度假村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忙禄、紧张、高密度、高噪音、高污染、远离本性是现代人的“都市病”。寻找第二空间,隐居山林,回归民间,体验闲逸、松弛、清静、回归本性是现代都市人渴望远离都市的心里欲望,也是出游的动机。围绕现代都市人的心理欲望,按传统民居风格,在慕尼岛的果园中依山傍水修建贵州少有的果园民俗度假村——慕尼岛布依风情度假村,是景区的一个重要特色项目。
度假村的规划方案将紧紧围绕民间传统择居思想,按民居建筑风格进行规划建设,本着环境自然、舒适享受、乡村体验、生活自主、以人为本、以邻为善、相对独立、保护隐私的原则作为规划的指导思想;引导现代人参与、体验布依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引导现代人体验先民、体验异域民俗民居文化生活,为现代文人墨客找回倾情山水、“把酒临风”的感觉。
引入传统的建筑风水理论、传统的村落管理、传统的人格教育、传统的家训、传统的忠孝文化和传统的民间节庆,使度假村真正成为纯朴的、回归“天高皇帝远”的小农时代,为都市人创造“入乡随俗、逃离现实、隐居山林、回归本性、放纵自我”的空间。
度假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在湖岸边建廊、桥、步道,在村中配置节庆活动广场、祠堂、土地庙、商铺等设施。
度假村分布于果林内,将果树分别划归各个院落进行管理,每个院落都是独立的空间,单家独院,私密性强,院落内的果树可相对“私有化”,并适当种植花草和瓜果蔬菜,以供私家观赏,自助食用,真正体现“自主生活”。
村中适当配置水碾、米兑、织布机等生产生活设施,并种3—5棵皂角树,供体验传统洗涤用。
为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洗浴用水,取消现代的淋浴方式,设传统木缸中药浴,主要向客人推荐到杜鹃水苑洗浴。
村中以电力照明为主,辅以沼气照明,变废为宝。
村中道路均为铺石路面,全长1500米
村中培育一棵古树作为“寨神”,树前为节庆活动广场,面积500㎡。
度假村总建筑面积3000㎡。
(十一)小石山杜鹃花游览区规划方案及项目设置
小石山游览区作为杜鹃湖景区最大的杜鹃花旅游区,需要乘船7公里方能到达,是湖区上游最末一个景点,由于周边有村民居住,基本属开敞式管理区,该片区以保护为主,并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不作更规划方案如下:
1、小石山游览区候船码头
建小石山游览区候船码头,并设置能同时容纳200人左右避风雨的候船长廊。
2、小石山游览区游览步道
以码头为起点,建游览步道至但家坟,经但家坟到小石山又回到码头,使游览步道形成闭合回路,避免游人迷路。
游览步道为宽1.5-2.0m的铺石路面,全长4500m。
3、但明伦纪念馆(小石山游览区旅游服务中心)
在候船码头边建但明伦纪念馆,兼小石山游览区旅游服务中心,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以纪念先贤(但明伦父子),教育当代,激励后人为主题。建筑形式为面向湖边的四合院,湖水沿伸到院门,砖木结构,建筑高一层,总建筑面积250㎡。
功能:纪念性、文化性、管理用房、码头候船。
4、百草园农训基地
利用小石山水井至广阳书院一带的耕地开辟农训基地,为以中小学生为主的团体提供农训场所,面积45亩。这也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高尚行为,通过劳动陶冶情操。
5、但家坟
修复但明伦家族墓地,增设历史名人但明伦塑像及功绩碑。。
八、投资分析
(一)投资估算
景区名称 | 功能分区 | 主要建设项目 | 占地及规模 | 投资总额 | 分期 |
杜 鹃 花 海 │ 长 顺 杜 鹃 湖 |
主入口游览区 | 沙子关入口大门、沙子关入口停车场、沙子关民族风情园 | 占地50亩 | 5亿 | 近期 |
贵州文化长廊游览区 | 神仙洞、贵州岩画大全、“夜郎自大”典故石刻、寻找消逝的文明壁画、贵州建省壁画、“调北征南”典故壁画、屯堡文化壁画、“靖难之变”壁画、建文帝石雕、明朝八艳赏花群雕 | 1200㎡ | 2亿 | 中期 | |
和尚坡综合游览区 | 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杜鹃湖文化广场、和尚坡水上活动中心、湖边游览步道 | 占地600亩 | 15亿 | 近期 | |
杜鹃水苑综合服务区 | 民族风情表演广场、乡村会所、杜鹃水苑服务中心、休闲娱乐场所、杜鹃水苑停车场 | 42500㎡ | 10亿 | 近期 | |
空中狩猎区 | “黔驴技穷”寓言故事石雕小品、狩猎园、林中天桥及树上旅馆、环岛游览步道路 | 占地60亩 | 3亿 | 中期 | |
布依风情度假村 | 慕尼岛布依风情度假村、村中道路、节庆活动广场 | 12500㎡ | 10亿 | 中期 | |
小石山游览区 | 候船码头、游览步道、但明伦纪念馆、百草园农训基地、但明伦塑像及功绩碑 | 占地200亩 | 4亿 | 近期 | |
景区道路 | 景区内四级油路、电瓶车游道、主干步道、湖滨游道、上山游道 | 32公里 | 0.5亿 | 中期 | |
配套设施 | 充电站、休息亭、廊、道路绿化广场 | 0.5亿 | 中期 |
(二)分年投资计划
投资估算50亿元。分10年完成,其中每年投资5亿元
(三)资金筹措
申报国家资金5亿元,招商引资30亿元,贷款10亿元,民间投资4亿元,当地政府投资1亿元。
(四)投资回收期
项目建成后,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4亿元,预计带动相关产业年收入25亿元。
项目的财务收支相对稳定可靠、获利有保障、投资风险小、受益见效快、回报周期短。预计3—4年可收回全部投资成本,第5年开始获利,且在获利时期不需连续投入,只需少量的整改和维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