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好审计整改对于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长顺县审计局在督促审计整改工作中,发现整改推动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这些困难应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对此,审计部门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坚持把审计整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整改压力传导,压实部门主要负责人整改责任。一是提请党委、政府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听取整改推进情况,实现高位推动审计整改,进一步压实部门工作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审计整改工作。二是分管县级领导牵头,不定期听取分管领域工作整改推进情况,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及时研究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夯实部门落实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整改责任。三是用好审计整改工作在县级党建工作成效考核中的分值,按照各单位审计整改工作推进情况及资料报送情况据实打分,作为县级党建工作成效考核依据,进一步压实各整改部门责任。
二、在审计整改上打好“组合拳”,形成监督合力,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一是加强“审计+人大”联动监督。审计项目出具正式报告后,及时向县人大报告相关审计情况和上年审计整改情况,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审计影响力。二是强化“纪巡审”三类监督贯通协同。将被审计单位巡察整改情况纳入审计监督重点内容,实现“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有机融合,增强“巡察+审计”的监督叠加效应。做到在信息沟通上同频共振、在工作联通上同向发力、在成果融通上同题共答,形成监督合力,发挥“1+1+1>3”的效果。
三、持续在审计成果转化利用上下功夫,以高质量审计建议,推动审计成果有效转化利用,不断扩大审计效应。一是巡察办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察内容,作为开展巡察监督、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重要内容。组织部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有效形成整改合力。二是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普遍性问题,通过撰写审计专报、审计信息等方式迅速、准确地传递到党委、政府,促进审计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运用。三是审计部门结合近年来审计发现的问题,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部门领导干部的履职特点,制定《部门主要领导高效履行经济职责“问题风险提示清单”》,为部门领导在履职中提供对照参考,进一步推动审计成果转化,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