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审计局从强化数据分析、聚焦重点领域、深化纪审联动、注重成果提炼四个方面发力,扎实开展民政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有效提升了审计监督效能,为规范民政领域项目管理、防范运行风险、服务领导决策提供了审计价值。
一、强化数据分析,提高审计工作质效。针对民政部门困难群众补助资金量大面广,涉及群体众多的特点,审计组将大数据分析作为重要技术手段,充分采集利用财政供养、社保发放、民政业务等系统数据,重点围绕补助对象资格精准性、重复领取等关键环节,开展了多维度、跨系统的数据比对分析,为精准确定核查重点、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专业、细致地比对和核查,未发现重大问题,为“民生资金安全网”提供了有力的“认证”,更进一步验证了民生相关政策落地见效、管理服务措施到位,回应了社会对民生资金使用的关切,增强了政府公信力。
二、聚焦重点领域,揭示管理风险隐患。一是聚焦工程项目审计,围绕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安排,重点关注项目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工程变更、资金支付、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合规性和真实性,揭示招投标结果执行不规范、项目管理混乱、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二是聚焦国有资产审计,围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规范性,重点核查资产采购、登记入账、使用管理、处置报废等环节,揭示违规处置资产、因管理混乱导致账实不符底数不清等问题。三是聚焦预算资金使用审,重点关注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揭示违规拨付专项资金至民营机构、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审计揭示的问题,为被审计单位防范风险、规范管理、健全内控制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深化纪审联动,贯通监督协同效能。为提升监督合力,本次民政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坚持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同向发力、协同贯通。审计组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阶段开始与县纪委监委保持密切沟通,由主审作为联络人,发现重大问题时由审计组长及时汇报,共享审计动态,本项目向县纪委监委提供审计工作底稿41份。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线索,实施“边审边移”策略,确保问题线索移送及时、高效。“纪审联动”模式,打通了审计专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融合通道,形成了“审计专业查证、纪委精准问责”的监督闭环,有效放大监督震慑效应,提升监督实效,为规范民政资金管理、维护财经纪律提供了有力的纪审保障。
四、注重成果提炼,提升服务宏观价值。审计组坚持“边审计、边总结、边提升”,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及时将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形成高质量的审计专报,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本次审计已上报审计专报1篇,获得县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及其他县领导的重要批示,要求县级层面进行统筹,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整改落实。不仅有力推动问题的具体解决,更促使相关主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从制度层面反思不足,举一反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民政领域的管理。正在撰写的审计专报将继续聚焦深层次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力求为科学服务宏观决策提出更具建设性的审计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