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脉络,旧物传清音。一个个具有时代感的老物件,不仅守护着一代代人的精神财富,也记录了人民生活变迁的足迹,更是过去写给现在和未来的书信。
连日来,许多群众来到“玉兔呈祥迎新春·追溯记忆感党恩”民间民俗收藏回忆展现场,通过一件件老物品与过去的自己再次相遇,也让孩子认识曾经的生活用品。
“以前我们也看过、用过,但是没有重视,现在能够有人来收藏并展览,我们还能时时来怀念,很有价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用的都是现代化的了,在先辈们的智慧中我们一步步改进,生活更方便、更幸福了!”梁乔顺今年已经63岁,家里还留着父母曾经用过的二八杠自行车、唱片机等,他表示自己将珍惜还原留下的物件,收藏起来作纪念。
“妈妈,这个东西是干嘛用的?”
“这个是煤油灯,照明用的,爷爷奶奶小时候上学,那会家里没有电灯,只能在发着微光的煤油灯下读书……”
孩子们跟着大人穿梭在老物件展览中,一张泛黄的粮票、一台古老的收音机、一个历经岁月的水壶、一台老旧的老式电话……当承载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展现在他们眼前,他们对所有没见过的老物件都感到新奇,不断向身边的长辈发出疑问,积极的探索着每一个物件背后的故事,以了解祖辈更多的旧时光。
“这个展览非常有趣,我想以后多走走看看,去了解祖辈们的生活。”家住安顺市西秀区东屯乡的伍良潇晗跟爷爷在州署游玩时,发现“老物件免费展览”指示牌,便跟着进来,看着罗列眼前的旧物,他表示在电视和课本上见到的能在现实中触碰到,非常满足。
“以前的东西看起来很有趣,意想不到他们能有那么大的作用,我用妈妈的手机把他们拍回去画下来,我想做一个旧物图画展给家里人看。”参观展览的游客姜诗贻笑着说。
据了解,此次展览从正月初七延续到正月十三,由县文联统筹组织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展出长顺民间民俗老物件200余件,每天吸引1000余名周边游客前来观展。展览的老物件皆来自广顺镇第三小学教师吴俊。
“我收集这些耗时三年,花费近20余万。每一件老物件都是有生命有故事的,展览出来是想让更多人看了之后,忆往昔思今朝,不忘来时的路,才知道今后的方向。”吴俊说。
岁月不可留,时光不可逆。往昔的幸福时光和美好岁月,都寄存在那些老物件里,这些老物件曾见证了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人生成长,这是历史,也是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