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长顺要闻
【长顺戏剧节】“戏剧引客来 长顺文旅热”神泉谷景区成周边游“新宠”
来源:长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长顺县人民政府
字号:

长顺戏剧节

初秋的神泉谷景区,薄雾轻绕,流水潺潺。景区内,青春版《风云儿女》的铿锵上演与儿童剧《冰雪奇缘之冰雪女王》的稚嫩笑声交织,来自贵阳、安顺、都匀等地的游客摩肩接踵,这方山水风景与戏剧碰撞出的热闹景致,正勾勒出一幅初秋里游人尽兴、岁月悠然的鲜活画卷,让每一位游客都沉醉在这份独属于长顺的秋日惬意之中。

(旅发广场内人潮涌动)


好戏连台引客来 周边游客纷至沓来

“暑假带孩子来神泉谷,既能赏风景,又能看儿童剧,孩子看完还缠着冰雪奇缘里艾莎公主抱抱跟合影,这趟值了!”来自安顺市的游客王正凤带着女儿刚看完儿童剧展演,又被晚上的春黔社相声表演吸引。她坦言,此前只知道长顺有美景,没想到如今“戏剧”成了最大亮点,“周末准备再叫老公,再来参加长顺的‘七夕节1314爱情长跑’”。

(冰雪奇缘之冰雪女王表演)

同样沉醉于“戏”的还有黔西南州游客吴承钰。这位游客是《开心杂货铺》节目的爱好者,春黔社曲艺专场“钟幺爷”的相声《快乐人生》让她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在景区能看到这么专业的演出,既好笑又长知识。”她翻出手机里的视频,“你看钟幺爷,他的相声表演和他的节目《开心杂货铺》一样好笑。”

从青春版《风云儿女》抗战历史的厚重感到非遗戏剧《锤震四盟山》古今碰撞的鲜活感,2025黔南长顺第四届乡村戏剧节期间推出的100余场“戏剧”演出,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打破“景区只看景”的传统模式。神泉谷景区营销部经理罗永刚介绍:“戏剧节期间景区客流量明显增长,周边的餐饮、住宿、文创产品收益较去年成倍增长,不少游客因留下看戏延长了停留时间,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增长。”

文旅融合出妙招 局长解读“戏剧密码”

“游客的热情,源于我们找准了‘文化为体、戏剧为魂’的融合路径。”长顺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佳阳接受采访时,眼中难掩兴奋。她表示,“长顺坐拥神泉谷、杜鹃湖等优质生态资源,但此前‘留客难’是短板,今年我们聚焦‘戏剧’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戏剧文化搬上舞台,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文化温度。”

(风云儿女剧照)

谈及系列活动的策划,李佳阳打开了话匣子:“儿童剧展演瞄准家庭客群,百村百戏竞赛激活本土文艺力量,黔滇桂民族山歌大赛则扩大了区域影响力。像青春版《风云儿女》,我们邀请中央戏剧学院参与编排演出,把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故事融入其中,首演就吸引了3万人次观众参与。”

在推动“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上,长顺县下足了功夫。神泉谷景区内设置戏剧主题打卡点,游客可体验非遗地戏表演;推出线上线下“看戏+住宿+餐饮”折扣消费券和“神泉谷景区套票”超值套餐,精推“看戏+采摘”“看戏+避暑”等旅游线路及攻略,并赠送开幕式当天提供神泉谷免门票和免观光车费服务。“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助力下,长顺将以‘乡村戏剧节IP’为核心,通过内容、空间和产业的深化,将其打造成引流的‘金字招牌’为长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的专业活力和内生动力。”李佳阳说。

观戏促消费流行 小城市文旅后劲足

戏剧节的影响力持续升温,正为长顺县“品长顺”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注入强劲消费动力。景区内里的旅游纪念礼品店销售员彭慧瑶忙得不可开交:“戏剧节期间游客比平时多了很多,游客看完戏就来买紫王葡萄、绿壳鸡蛋、熊八妹菜籽油等长顺特产,仅开幕式一天就能卖平时三天的量。”景区周边的农家乐也纷纷大力宣传,为游客提供特色餐饮文化与沉浸式文化体验,让生意上座率节节攀升。

(游客在了解挑选长顺农特产品)

夜幕降临,神泉谷景区的无人机秀与戏剧演出相映成趣,不少游客仍在回味白天的演出。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从“门票经济”到“综合消费”,长顺县以“戏”为媒、以“旅”为脉,正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篇章。这座曾经的小众旅游地,如今凭借独特的“乡村戏剧节文化IP”,成为周边城市居民心中“说走就走”的休闲旅游好去处。

据悉,8月份以来,长顺县重点景区(神泉谷、杜鹃湖)共计接待游客量21万人次,一场“旅游+戏剧”的融合盛宴,正让长顺这座黔南小城成为周边旅游的“新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