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乡镇动态
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长顺县审计局 作者:长顺县人民政府
字号:

2024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贵州省审计机关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动态清零行动总体工作方案》工作要求,销存量,减增量推进审计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问题整改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为进一步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对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难点堵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

(一)定性不准确,处理意见不恰当。一是审计人员对的问题事实没有审深查透,二是短时间内部分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政策掌握不够、理解不透彻,这两者都导致提出的问题与整改建议角度存在偏差,建议与问题存在两张皮现象。如某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未查清事实,未对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就将问题定性为造成专项资金缺口,并提出积极筹措资金,弥补专项资金的不足。的处理意见,导致被审计单位难以整改。

(二)整改类型不恰当。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没有充分沟通,没有联系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导致问题整改分类不恰当,被审计单位不能在整改期内完成整改。如某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中,将支付工程价款未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存在漏税风险问题的整改类型划分为立行立改。根据实际情况,该问题涉及的项目较多、资金量大、挂账金额时间长,涉及的公司大多是外地公司且部分是省外公司,对接难度较大,整改类型不应该是立行立改。

(三)被审计单位不够重视。一是部分单位主要领导没有做到按季度调度审计整改工作、研究推动整改的责任。二是部分单位出现整改措施中明确的具体牵头人,不知道自己有抓整改的工作任务,存在部署和落实两张皮的现象。由于审计整改责任压得不实,被审计单位推进问题整改的速度缓慢,整改成效甚微。如开展的某部门同志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财务数据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至今未完成整改。

(四)协同联动机制不够成熟。一是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二是审计与纪委、人大等部门监督协同贯通深入不够,仅体现在交换互通信息方面,未充分发挥各类监督的优势,促进审计整改成效不显著、审计整改成果不多。

二、如何做好问题整改的建议

(一)提高质量促进整改。一是进一步强化审计质量生命线意识,加强审计人员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确保事实审深查透、问题表述清楚、定性准确。二是充分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听取反馈意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主体责任,提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三是根据审计查出问题的性质、造成的影响、整改的难易程度以及审计处理意见,准确划分问题类型、整改时限等。针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的问题,指导被审计单位制定阶段性目标,细化整改措施,便于被审计单位研究落实,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二)压实责任抓实整改。一是继续严格落实20223月结合我县实际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贵州省审计机关审计查出问题分类整改实施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强化审计组精准问题分类+复核检查,确保问题整改分类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严格执行《长顺县审计整改实施办法》,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审计整改责任,全面推进审计整改工作。三是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利用审计整改在县级党建工作成效考核中占有5分值的重要地位,将有关单位整改情况作为党建工作成效考核相关指标评分依据,倒逼部门整改责任的落实。

(三)加强协作共推整改。一是健全信息沟通、协调配合、结果运用等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审计整改相关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巩固深化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既把握总体、努力做到全覆盖,又突出重点、以重点问题深入整改引领全面整改推进。二是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监督、党政督查、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形成多维度监督合力,促进各类监督释放叠加效应,共同督促被审计单位严格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推动重大问题整改到位、处理到位、问责到位,切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