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县第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大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县委“两稳八进”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发展全局,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稳步增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29亿元,增长8.65%、排全州第7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6.8%、11.1%,排全州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7%、13.9%,分别排全州第2、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和9.7%,排全州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排全州第6位。增速平稳,继续保持在全州前列。
(二)脱贫攻坚全面冲刺,战果连连。在原有82个攻坚队基础上增加长寨、广顺移民社区2个攻坚队,先后调整队长、常务副队长、副队长43人,两次共增派648名攻坚队员下沉到村组,将最精锐的力量放在了脱贫攻坚一线。整合资金1.28亿元用于发展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利益联结等方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20764户8269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均达100%,全面解决8.9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全面完工,完成省下达的农危改和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任务,易地扶贫搬迁已入住20905人,全面进入扫尾阶段。
(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动能增强。农村产业革命成效初显。今年2月,我县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0园”之一;4月,荣获全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县之一。实施32个5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调减低效作物6.7万亩,发展种植蔬菜5.3万亩,农村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全州第1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稳居全州第1位。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新增规模企业5户,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66户。在建“千企改造”项目10个,完成投资3.58亿元,启动并纳入州级“千企改造”项目4个,完成州下达目标任务的80%。截至6月底,资源采选业、建材、装备制造业等支柱性行业持续发力,分别增长33.7%、19.1%、13%。工业评估指标持续向好,工业用电量增长排全州第2位,工业增值税增长排全州第1位。第三产业实现突破。上半年,以“旅游+”融合发展为抓手,拉动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市场主体新增972户,其中新增企业264户、个体户708户,市场主体达15450户。国内过夜游客人数增长29.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5%,全州排第3位;批零住餐等四大行业迎来可喜变化,增速有了大幅提升,分别增长21.5%、7.6%、13%、14.3%,分别排全州第3、4、2、6位。
(四)有效投资不断扩大,支撑有力。上半年,以省州重点项目为龙头带动,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效能不断增强。生态农业全产业链、邦达耀辉钢构等一批产业项目有序推进,天灯坡三期、顺兴家园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环城东路道路工程、麦况水库、板丛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推进。67个省州县重点项目新开工30个、完成投资31.1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6.5%。其中,49个省州重点项目上半年计划开工27个,实际开工23个、时序开工率85.2%,完成投资29.06亿元。成功发行社会领域债券、共融资到位资金19.79亿元,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补助5.52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63亿元。1—6月,固定资产上报18.68亿元,增长13.9%,排全州第4位。
(五)生态建设举措有力,成效显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压实“河长制”责任,开展“清四乱”专项排查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综合环境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完成营造林4.4万亩、治理石漠化3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千米、完成2个矿山恢复治理。工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4%,重要江河湖泊水工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生态效益。
(六)社会民生明显进步,保障提升。县四小、广顺三小等一批民生项目基本建成;全州中考状元花落长顺,中考综合成绩排全州第2位;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同比实现翻一番,创历史新高。完成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组建运营,代化、白云山、鼓扬标准化卫生院投入使用,启动摆塘、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引导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18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4080元/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7080元/年,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医疗救助等共计8000余万元,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虽然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经济运行呈现“稳”和“进”的良好态势延续,但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稳的基础不牢、进的势头还不足,增的动力还不强,同时“缓”和“忧”的变化因素有所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投资拉动经济效能逐步放缓、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凸显等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对黔南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两稳八进”要求,以8月5日中共长顺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释放发展改革活力、改善民生各个领域,确保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增长11%左右,农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5%左右,城镇、农村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左右。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按期实现精彩出列。深入推进“夏秋决战”行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五个专项治理”“回头看”,以第三方评估为导向,对标对表国家脱贫验收标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核查,逐户核实,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确保农户说的、系统有的、客观存在的、墙上挂的、袋里装的实现“五统一”,持续开展“三个一”联亲活动。全面保障剩余1.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顺利迎接省和第三方评估验收,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二)全力抓好项目攻坚,千方百计稳住投资。下半年,投资拉动仍是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多渠道扩大有效投资,稳住投资基本面。紧盯省出台的“六网会战”总体行动方案和 6个专项行动方案,超前谋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六网会战”项目库,获取上级更多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做深基础研究,力争将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规划盘子。千方百计抓好省州重点项目供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建设需求,强化政府债务防控。尽快推进宏立城集团投资项目、红宝石小区项目等一批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力促下半年重点项目开工16个,完工项目24个,确保全年完成投资67亿元。同时,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力争全年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补助13.66亿元,同比增长11.37%以上。加大项目入库推进力度,形成全县上下抓投资入库的强大合力,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则,确保在建项目应统尽统,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以上。
(三)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农业方面,继续巩固创建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县成果,大力推进广顺、鼓扬两个田园综合体示范建设,充分用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全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国家、省授予的三块牌子,全力争取省、州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以32个500亩坝区为主阵地,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采取“基地保供+订单农业”的方式,按照“北攻蔬菜、南强畜牧”的思路,提高产业覆盖面,力争年底种植蔬菜1.2万亩以上,新增以绿壳蛋鸡为主的生态鸡 150万羽,年末生猪存栏10万头以上。工业方面,加快推进长泰源板材、浙捷矿业等一批工业项目达产满产,力争下半年新增入库5家以上;全面完成云药堂、新中塑管业等9个“千企改造”项目;加大对新丽鑫、黔顺汇通、秦泰药业等规模企业“双服务”力度,争取一批技改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政银企洽谈会等,为盘活企业、实现提质扩量创造条件。服务业方面,围绕打造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和贵阳卫星城市的目标定位,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景区提质升级,全面拓展“旅游+”的产业模式,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态,促进服务业主体不断壮大和激增,力争下半年新增入库8户以上,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四)强化生态责任落实,构建环保安全屏障。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强化整改跟踪落实巩固,防止反弹。加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继续开展江河“清四乱”专项排查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综合环境整治,统筹规划群众搬迁后宅基地复绿复垦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相覆盖,不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打好污染防治“五大攻坚战”,坚决守住水清、天蓝、地洁底线。
(五)抓紧抓实重点领域,激发改革开放活力。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资公司、顺磊公司、黔兴顺公司、银丰公司、三原公司等国有企业实体化改革;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紧密医共体,全力破解“看病难”问题;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行政效率“提速”;同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公交一体化及出租车等改革;把改革贯穿在经济发展各个领域。
(六)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如期完成“十大民生工程”建设。8月底前完成县四小、广顺三小等一批中小学建设并投入使用,解决大班额突出问题;力争年底实现县民族高级中学申创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千方百计落实好创业政策,扎实开展就业活动,确保完成转移就业10000人目标任务;建成摆塘、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
2019年是我县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决战根本性胜利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围绕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将初心和使命铭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上,以乘风破浪的精神、扬帆沧海的决心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